电动GO



领跑的不只是荣誉 解读长安汽车


Tags: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17-05-27 09:10

曾经,外来品牌一度以品质为核心打动了国人,换来了丰厚的市场空间。反观,发展初期的中国品牌自诞生之时就一直面临没有技术、没有资源、没有人才,甚至有些品牌连生存资质都没有,好在我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汽车工业也是如此。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品牌在进入新世纪后获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自然也获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软实力”,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故此,由新浪等重要网站组织的中国品牌评选,其中近年来销量表现十分出众的长安汽车不仅在汽车榜上名列第一,更是在中国品牌的总排名上高居第七名。

发展简介:走在时代前沿,引领口碑

纵观长安汽车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缩影。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基础相对薄弱之处,难免走上抄袭与仿制的快速捷径。从1958年,长安机器制造厂(长安汽车前身)以威利斯M38A1为基础试制出中国第一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到随后,长安机器制造厂开始对日本铃木轻卡Carry ST-90系列车型进行仿制,率先开启了合资代工时代。到如今,长安汽车拥有155年军工基因,以及34年造车经验积累。

在汽车领域国内自主品牌不在少数,但被市场高度认可的车企并不在多数。仅经过了10的年发展历史,如今的长安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之中的领军者之一。长安汽车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销量层面,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体为长安积攒下了丰厚的用户口碑。

对于如今的汽车市场而言,自主品牌承受着内外双重压力,尤其是合资品牌车价一再下探的今天,车型整体定位、定价、配置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而消费者也越发理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稳定的产品品质,出众的性能、先进的技术储备、丰厚的用户口碑就是打破这一平衡的基础,也是赢得市场的基石。

自主研发:全球研发战略,整合先进资源

其实从原材料到加工成零件,再将不计其数的单一零件组合成为一辆车,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极致并不简单。如何合理有效的整合、重组个部件之间的平衡,将车辆最大的性能优势得以发挥便是痛点。除此之外,适时的结合实际情况,更具市场反馈推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车型,也是考验车企整体研发实力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在海外设立了多个不同侧重的研发中心,赋予了各研发中心不同的使命和作用,全球各研发中心既相互协作,又各有侧重,构成一个完整的研发体系。这使得长安汽车的自主研发实力得到了大跃进式的提升,更是在汽车造型设计、内饰布局、模型制作、动力系统、底盘调教等多维度领域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依托全球研发战略,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之中率先完成自主核心动力方面的研发,摆脱了自主品牌“心力衰竭”的通病,在核心实力与战略规划方面走在了前面。

反观以抄袭、逆向研发为核心的自主品牌,尽管可以省下大笔研发资金,新车上市周期更加紧密,但核心部件始终受制于人,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汽车领域红极一时的个案屡见不鲜,但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仅此一家。要想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打造汽车品牌的百年老店也绝非易事,既需要夯实自身的制造与技术基础、更需要不断地与市场发展同步。长安汽车除全球研发战略之外,也在积极迎合市场变化与时具进,从产品质量提升,到动力总成的高效化、清洁化,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首次亮相、再到“智色双旋”未来设计理念战略发布,以及如今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布局,长安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各转型阶段走在了时代前沿,更是在未来动力核心方面着重投入研发精力。

抓住时代脉搏:积极转型,增强自身实力

举例来说,4月25日,《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网汽车领域为主线。作为中国汽车品牌领导者长安汽车,已经先后推出了长安逸动EV,长安奔奔EV两款纯电动车型,其中近期上市的长安奔奔EV已经成为小型纯电动市场口碑与销量的代言词。而智能互联网汽车领域,长安汽车也已经在近期的未来战略之中提升到了核心发展领域。此外,长安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完成了2000公里自动驾驶行程,并且针对高度与城市综合道路推出了两个版本车型,由此可见长安汽车不仅抓紧市场瞬息万变的发展态势,更是紧跟国家战略规划,随时调整转型方向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笔者有话说:

对于如今的国内市场而言,市场需求不仅促进了自主品牌,也被合资、进口品牌所窥视。不过随着消费者的逐渐理性,自主品牌只要有足够的产品质量、出色的性能表现、以及实时的升级改进,抗衡乃至超越合资品牌并不是难事。

其实长安汽车之所以在首次“中国品牌日”评选中,获得汽车榜第一、总排名上高居第七名的成绩。正是基于长安汽车在发展之处,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描绘了长安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蓝图,即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以贴近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打造国内知名品牌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