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GO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Tags:热点转载    发布时间:2018-04-01 21:14

近日,又有多款新能源电动汽车走进大众视野。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很多人新的出行方式。新能源领域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在我国,更是作为“十三五”新兴战略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2013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截至目前,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8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优点不容置疑,环保、省钱、低噪、节能。越来越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机遇和挑战总是并行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也随即出现。诚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的研发出品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现在除了消费者关心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问题之外,动力蓄电池衰减过后的处理问题也十分值得关注。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从2013年新能源车走进大众视野算起,按照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至8年的使用年限分析,目前已经有一些新能源车辆出现了需要解决电池回收的问题。

今年,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交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七部局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连续出台了两项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规。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2013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截至2017年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80多万辆,装配动力蓄电池约86.9GWh。据行业专家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2020年累计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大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要报废处理。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社会安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等待解决。

一是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形成。目前绝大部分动力蓄电池尚未退役,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之间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支撑;

二是回收利用技术能力不足。目前企业技术储备不足,动力蓄电池生态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退役动力蓄电池放电、存储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等标准缺乏;

三是激励政策措施保障少。受技术和规模影响,目前市场上回收有价金属收益不高,经济性较差。相关财税激励政策不健全,市场化的回收利用机制尚未建立。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由于动力电池废弃时仍保有80%左右的容量,如果直接进行资源化回收,将会造成极大能源浪费。所以目前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主要是想通过对汽车使用后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检测和分类,实现动力电池梯级回收和利用。动力电池的回收工艺大致两部分。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第一步,通过进行放电、拆解、粉碎、分选初步处理。

第二步,分离拆解后的塑料,再对电极材料进行碱浸出、酸浸出、除杂后进行萃取;或者直接高温焚烧拆解碎片回收金属以及进一步采用湿法回收焚烧残渣。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这个过程的处理方法又分为物理回收、化学回收两类。化学回收中,主要有高温冶金法和湿法冶金法两种方法。而物理回收,则是用低温降低锂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活性来进行处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根据电池种类不同,数量不同,后续投入领域不同,选择的方式也不同。

新能源汽车大热,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的关注点

梯次利用后的动力电池,可以转入再生利用环节。即由具备资质的企业,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拆解,从中提取钴、镍、锰、锂等有价值的金属。对其他不可利用残余物,依据环保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置。

新能源电动汽车主打“绿色环保”定位,那么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件,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也需要在安全和环保上下功夫,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关注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既是责任也是新的经济热点。